臺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黃玄禮執行全臺首例「外周血管內衝擊波鈣化病灶處理(IVL)」。圖/臺北慈濟醫院提供

72歲病患險截肢!臺北慈濟首創外周血管內衝擊波術

【商務時報 程婷/臺北報導】臺北慈濟醫院成功完成全台首例「外周血管內衝擊波鈣化病灶處理(IVL)」,拯救72歲朱女士免於高位截肢。IVL技術利用震波導管打開鈣化血管,並輔以切割氣球和塗藥氣球,術後病人症狀顯著緩解。此次突破為周邊血管病變治療帶來新希望。

臺北慈濟醫院近日創下全臺首例「外周血管內衝擊波鈣化病灶處理(IVL)」的成功案例,為72歲患有多種慢性病的病患帶來康復希望。朱女士因高血壓和糖尿病長期接受腹膜及血液透析,半年前因雙腳痠麻無法正常行走,前往心臟血管科主任黃玄禮的門診求治。

經過都普勒超音波、分段式血壓測量及下肢動脈電腦斷層血管造影檢查,朱女士被確診為血管阻塞性間歇性跛行。藥物治療三個月後效果不佳,黃玄禮與病患溝通,決定採用IVL技術,利用「血管內震波導管」裂解鈣化組織,再以切割氣球擴張血管,最終輔以塗藥氣球減少再狹窄的機會。手術後,朱女士的症狀明顯緩解,次日即可下床行走,成為台北慈濟醫院第2,000例成功免於截肢的患者。

臺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黃玄禮看診示意照。圖/臺北慈濟醫院提供
臺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科主任黃玄禮看診示意照。圖/臺北慈濟醫院提供

3至4成的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患有動脈粥狀硬化

周邊血管病變由動脈粥狀硬化引起,導致血管狹窄和肢體血流不足。病情可分為無症狀、間歇性跛行、持續疼痛及皮膚潰瘍壞死四個等級。黃玄禮主任指出,年齡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抽菸、肥胖及洗腎患者均為周邊血管病變的高風險群體。根據統計,約三至四成的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患者同時存在周邊動脈血管疾病。

過去,糖尿病患者若出現下肢血管病變,且無法進行繞道手術,多數會進行高位截肢,對患者身心造成巨大影響。現今,多以藥物和導管介入治療為主要方式,使用氣球導管及血管支架進行微創介入治療。對於鈣化嚴重的病灶,需使用切割器或旋磨刀先行處理,否則會導致氣球及支架展開不完全,增加再次堵塞的風險。

IVL技術過去僅用於冠狀動脈血管鈣化治療,這次首度應用於周邊血管治療。其原理是利用超聲壓力波裂解深層鈣化組織,舒張血管管壁,使其他器具能順利進入病灶。朱女士的治療過程中,先用震波導管打開鈣化血管,再用巧克力球囊均勻擴張血管,最後使用紫杉醇塗藥氣球減少再狹窄的風險。

左圖為術前血管攝影可明顯看到血管鈣化堵塞,右圖為術後血管管壁舒張血流順暢。圖/臺北慈濟醫院提供
左圖為術前血管攝影可明顯看到血管鈣化堵塞,右圖為術後血管管壁舒張血流順暢。圖/臺北慈濟醫院提供

以「來者不鋸」為準則 成功協助1500案例

黃玄禮表示,術前透過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確認鈣化範圍,評估管徑大小,選擇適當的震波導管。本次手術不僅縮短處理時間,也有效擴大血管管腔,是周邊血管治療的新利器。

自2005年啟業以來,黃玄禮帶領的團隊以「來者不鋸」為準則,成功治療逾1,500名患者,並完成2,000隻腳的里程碑,成功率達96%,免於高位截肢比例達92%,堪比國際一流醫學中心。團隊將多年成果發表於國內外醫學期刊,未來將繼續致力於風險管控及健康照護,提供更優質的診療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