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新住民識詐觀念 基警防詐宣講團開講

商務時報唐純瑤∕基隆報導】多元新社會,新住民人數日漸增加,為加強新住民防詐騙意識,建構群體防詐保護力,基隆市警察局昨(13)日特別與內政部移民署基隆市服務站,共同向新住民宣導防詐騙觀念,提醒如何防範最新的詐騙手法,以免落入詐騙集團的陷阱,造成財產損失。

基隆市刑大至現場進行反詐騙宣導。(記者唐純瑤翻攝)

基隆市警察局刑事警察大隊防詐宣講團以假投資群組、假求職詐騙等最新型詐騙案例及手法,進行深入淺出的解說,另也針對112年增修洗錢防制法第十五條之二有關「無故交付帳戶帳號罪」規定,任何人除了有正當理由外,不得將金融機構、虛擬通貨及第三方支付服務業之帳戶或帳號交付、提供他人使用,如有違反將由警察機關裁處告誡,五年內再犯者,將會有刑法刑責,避免新住民淪為詐欺集團幫手。

 

基隆市警察局表示,詐騙不僅是國人容易收到詐騙訊息,新住民也逐漸成為詐團目標,詐騙集團會利用各種手法及話術達到詐騙目的,因此對於接觸不認識的人、事、物,務必小心查證,如遇有疑似詐騙電話、訊息,切記「冷靜、查證、報警」三步驟,並立即撥打「165」反詐騙諮詢專線或「110報案專線」諮詢,維護自身權益。